讲座回顾:迈向人民城市与超大城市治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城市已经成为承载大部分国民生产生活和肩负经济发展重要使命的基本场域,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的一个关键维度。2024年12月7日下午,第56期中山大学MPA“问学•问政•问德”系列讲座在东校园举行。本期讲座以“迈向人民城市与超大城市治理”为主题,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承志教授主讲。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李棉管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易承志教授从“城市的属性”及“人民的概念”出发,阐释了人民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带领同学们深入认识人民城市的治理逻辑。他指出,人民城市治理是一个治理价值、治理制度、治理工具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的过程,应构建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治理价值体系、以规则为核心特征的治理制度体系、以技术为依托的治理工具体系,让三者相互衔接,默契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治理系统。

       接着,易教授通过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分享了关于超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见解。他细致剖析了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类型日益多样的原因,并从城市复杂性与精细治理、城市风险与安全治理、美丽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老龄化与城市养老服务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应对城市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涌现的“城市病”对超大城市治理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最后,易教授对人民城市导向下超大城市治理的路径选择问题为同学们作了解读。他强调在人民城市导向下,城市治理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面对城市治理的多重复杂挑战,应不断加强在推进城市治理价值重塑、夯实城市治理制度建设以及创新城市治理工具等方面的探索。易教授还展示了上海、杭州等地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例,帮助大家从实践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价值、制度、工具三者的相互嵌入对于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性。

(学生提问互动)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同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电动自行车治理、户籍制度实施等问题展开提问,易承志教授结合人民城市治理的理念耐心作了解答。

       本次讲座不仅富有深刻的启发性,也极具实践指导意义。在易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学生们对人民城市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实际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易承志教授与李棉管主任合影)

 

供稿:中山大学MPA研究生会宣传部

初审:林应悦

审核:龙明伟

审定发布:李棉管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