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辩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9年5月25日(周六)、5月27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北学院楼
二、答辩分组(见附件“2019年上半年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分组表”)
三、答辩程序
1、答辩人起立,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约1分钟)。
2、答辩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约9分钟)。主要陈述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3、答辩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即问即答,不作另行准备(约20分钟)。
4、本组当天全部学生答辩完毕后,休会;答辩委员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
5、复会。答辩人起立,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宣布答辩结果(不公布表决票)。
6、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四、特别提醒答辩人
1、自带论文并提前20分钟(上、下午第1位学生提早10分钟)在答辩室外等候。 提前把PPT拷在答辩所在课室的电脑上备用。
2、进答辩室时,请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
3、匿名答辩。答辩时,严禁介绍任何与论文无关的内容,尤其是本人及导师的情况。
4、如答辩委员建议修改论文题目且导师也认可的,即自行打印一张扉页,交答辩秘书转给答辩委员签名,避免日后答辩人要自己找答辩委员。
5、通过答辩的学生答辩结束后找秘书领取并填写《中山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完成学业鉴定表》,表中“班级鉴定”栏由同学相互填写、签名;
●表格必须用黑色钢笔填写,贴好照片(小一寸1张,底色不限);
●表格与修改后的论文正本于5月30日下午5:00前一起交东校区MPA教育中心(大学城)。
6、答辩结果于当天所有学生答辩完毕、答辩委员投票表决后,向本组学生公布。
7、通过答辩的学生向答辩秘书领回答辩委员签名后的论文扉页。
8、每位学生共有2次答辩机会(评阅、检测不通过,不算使用一次机会)。未通过本次答辩的学生必须在1年内申请第2次答辩(此前已有一次答辩不过的,不能再申请;否则将失去申请答辩的资格。)
五、通过答辩的学生,在5月30日下午5:00前,向MPA教育中心提交:
1、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修改后的论文4本,要求:
● 前期空缺的内容除“分类号”不填外,其余即“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及职称”、“编号(写学号)”均需打印完整;
● 封面中缝除论文题目外,还需打上作者姓名;
● 答辩时答辩委员签名的扉页复印4份,将复印件装订在论文上。扉页原件不要装订入论文;
● 在“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声明”上签名,并交导师签名(为方便起见,建议学生提前打印好“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一式四份,答辩当天请导师签名);
● 如有“后记”、“致谢”,一并附上。
2、答辩委员签名的扉页原件。
3、单独打印的论文中、英文摘要各1份。
4、《中山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完成学业鉴定表》(单证学生),《中山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双证学生)。
5、在读教育硕士期间公开发表、且属教育管理领域的论文清单(如无,不用交)。
6、请将定稿的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文档)发至邮箱da2016bian@126.com进行第二次论文检测,以学号和姓名为文件名,如06251111张三学位论文最终版)。同时,在线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给中山大学图书馆(http://library.sysu.edu.cn/)。联系人:周老师,电话:84111666
●点击“提交查询”,输入学号和密码后可进行论文审核状态的查询。如审核不合格,可通过此界面进行修改。一旦审核合格,便不可再修改任何论文信息;
●论文提交成功后的2个工作日内,工作人员将完成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意见按所填写的邮件地址发送邮件,请及时查收邮件。
六、答辩后查重结果认定
根据研究生院的要求,第二次论文查重将在答辩后、修改论文并提交定稿后进行。答辩结果和查重结果均将提交至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进行讨论。
第二次查重结果分为三种:
1.全文重合度<10%,查重通过;
2.全文重合度≥10%≤20%,在答辩通过的情况下,此类情况需先经导师书面同意,中心再将相关的信息提请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讨论,由委员会确定是否同意授予学位;
3.全文重合度>20%,查重不通过。即使答辩已通过,也将不能获得学位。
答辩及查重的所有情况及相应的结果,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七、论文题目有修改的学生需在6月6日前后上“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修改相关信息。
八、证书及学位授予仪式
通过答辩的学生可在本学期结束前领取硕士学位证书(详情留意MPA网站及QQ群通知)。学位授予仪式安排在2019年6月29日上午举行,详情留意MPA网站及QQ群通知。
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
2019年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