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MPA 学生新加坡访学圆满成功

  为拓展 MPA 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公共管理经验,2019 年 1 月 13 至 19 日,中山大学 24 位在读 MPA 学生在刘军强副院长和李慧园老师带队下,赴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公共管理研究生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位列全球大学 50 强,南洋理工 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是新加坡首个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境外培训资质的学院。

“精英管理”的动态公共治理

  14 日,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兼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为中大 MPA 学生作了第一讲。刘教授围绕新加坡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政策等,剖析了 动态治理过程中前瞻思考、反复思考、换位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新加坡通过持续性的教育 投入,大力培养熟悉国际事务、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确保发展 战略的优异性,使国家充满活力;设立“联系新加坡”和驻外国办事处等机构,为全球精 英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或投资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注重平衡移民群体的多元种族利益,通 过微观机制缓解矛盾,深化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人才的集聚效应,为新加坡产业升级 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提高了全球竞争力。

刘宏院长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4日
刘宏院长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4日

用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转型

  15 日上午,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周孙铭讲授的主题是新加坡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 升级。周教授通过分析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覆盖下的住房、医疗、养老三大社会保障体 系以及全民教育政策,勾划用工成本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新加坡建国至今的 四次产业转型升级模型,并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美国进行比较,提供了城市经 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视角。在他看来,恰当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稳住劳工成 本,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够稳住商业成本,只有这两个核心成本竞争力强了,才能吸引投 资,经济转型才能成功。周教授在分析新加坡经验的同时,不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言献 策,指出“中国光靠国有企业不够,要发展民营经济”,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周孙铭教授在讲课,摄于 2019年1月15日
周孙铭教授在讲课,摄于 2019年1月15日

政府引导与高度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

  15 日下午,参访拉丁马士社区。“我是不受薪的”,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总统 服务勋章获得者林焕章先生如是说。林先生 13 岁起就在社区当义工,在新加坡有着很高的 声望,是新加坡 52 名太平绅士之一。

林焕章先生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5日
林焕章先生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5日

  林先生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社区管理的理念、框架及模式。他以社区开会、组屋翻新、新 建篮球场等为例,分享了社区治理、种族和谐的经验,并带领同学们参观考察。“察一叶可 见春秋,观滴水可知沧海”,同学们对不同种族如何比邻而居、谁来为政府与个人牵线搭桥 的疑惑,拉丁马士社区治理的实践给出了答案:那些不图薪水、由政府委任的社区领袖与基 层组织就是新加坡政府与民间的桥梁纽带;百姓通过选票掌握了自己的权力,议员和基层领 袖负责民意的收集,中央政府负责问题的解决,各司其职;尊重每个人不同的诉求,以差异 化的解决方案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地;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鼓励更多参与,达到自治效果; 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种族之间的情谊……。

与拉丁马士社区林主席合影,摄于 2019 年1月15日
与拉丁马士社区林主席合影,摄于 2019 年1月15日

创新的动力在哪里?

  16 日上午,王珏博士就“政府干预与创新动力”主题与到访学员进行探讨,她对新加 坡与香港科技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引发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和思考。王博士谈到,新加坡政 府每隔 5-10 年就会根据世界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新加坡的自身特征,选定重点引导发展的产 业,并利用其人才的巨大优势占据该行业的领军地位。但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原创性 的理念始终不能在新加坡出现。

  “技术比科学强”,这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短板。中国应引以为戒,加大对科学研究的 投入,使我国从科技大国转变成为科技强国。

王珏博士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6日
王珏博士在授课,摄于 2019 年1月16日

午后的博物馆参观

  16 日下午,中大 MPA 访学团参观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和“新加坡红点设计 博物馆”。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前身为市区城建局展示 廊,是快速了解新加坡城市规划及发展变迁的好地方,展馆 1、2 楼的两个巨型沙盘直观地 告诉我们新加坡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化都市的,怎样在高速 发展的同时兼顾了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参观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摄于 2019年1月16日
参观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摄于 2019年1月16日

  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以几何形状分割的全玻璃幕墙外 观令其在艺术与前卫气息浓厚的滨海湾区极为醒目。在一件件经过严苛评审而最终获得红点 设计大奖的创意佳作,我们兴奋地看到了小米手环等中国品牌产品。还有什么比看到越来越 多的“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更令人兴奋自豪的呢?

参观红点设计博物馆,摄于2019年1月16日
参观红点设计博物馆,摄于2019年1月16日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热烈讨论 17 日,访学第四天。上午,于文轩教授讲授的主题是“新加坡服务型政府建设之道”。 于教授先后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对新、中两国的国情民生有深入了解,他以充 足的数据论证了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取得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以人为本、实用 为先的政府组织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于教授独特的案例教学和对比分析法引发了同学们的深 思和热烈讨论。

于文轩教授在讲课,摄于2019年1月17日
于文轩教授在讲课,摄于2019年1月17日

“居者有其屋”的誓言

  下午,参观建屋发展局总部。访学团成员从排号申请、选择装修材料,再到参观样板户 型,现场一条龙体验了新加坡人人生重要一刻——选购组屋,感受了高效廉洁的行政服务带 给人充分的获得感和尊严。 “My primary preoccupation was to give every citizen a stake in the country and its future. I wanted a home-owning society”。早在赢得选举之前,李光耀就立下 了”居者有其屋”的雄心誓言。 赢得选举后,人民行动党执政政府迅速于 1960 年 2 月 1 日颁布建屋发展法令,组建了建屋发展局,负责新加坡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过 50 余年来的不断努力,现已有超过 80%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居住在建屋发展局提供的 设施完善的组屋里。组屋系列政成为新加坡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稳定、种族和睦、 阶级和谐、社区共建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观建屋发展局,摄于2019年1月17日
参观建屋发展局,摄于2019年1月17日
新加坡组屋样板间,摄于2019年1月17日
新加坡组屋样板间,摄于2019年1月17日

“提供就业岗位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

  18 日上午,授课的是曾担任过卫生和教育两部部长的曾士生客座教授。曾先生介绍了 新加坡政府对国民就业的保障措施:贸工部负责从宏观角度促进经济发展,规划 5 年发展蓝 图,指导国家经济发展方向;人力部根据发展蓝图形成人力需求蓝图;教育部根据人力需求 形成各院校培训指标;财政部负责资金保障。如此一来,无论任何层级毕业的新加坡人基本 都能找到工作。2018 年第四季度失业率为 2.1%,这已是近两年来的最高数据。

  由此可见,新加坡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下的混合型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市场经济大不相同。正是这种独特的经济体制,让新加坡迅速崛起。邓小平说把计划经 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新加坡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就 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理念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曾士生先生在授课,摄于2019年1月18日
曾士生先生在授课,摄于2019年1月18日

NeWater

  18 日下午,我们来到新生水厂一探究竟。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很难想象新加坡 长期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新加坡最主要的用水是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但这个水资 源进口协议将于 2061 年到期。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开发新生水项目,通过技术处理,将污 水转化成新生水。新生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当今各国使用的自来水,清洁度至少比世界 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饮用水标准高出 50 倍。“NeWater”项取得的成就闪耀着新加坡国家 独立、智慧的光芒。

参观新生水厂,摄于2019年1月18日
参观新生水厂,摄于2019年1月18日

忙着学习,忙着思考,还忙着张望

  作为享誉全球的花园城市,整洁的街道、良好的治安、淳朴的民风以及缤纷多彩的文化 和景色让这个绿意盎然的国家充满了无穷魅力。游学这一周,我们游览过夜间动物园,品过 珍宝蟹、肉骨茶、娘惹菜和猫山王榴莲,在乌节路和樟宜机场购物,在圣淘沙和环球影城压 马路,在摩天轮和空中花园俯瞰迷人夜景。高楼生长在森林中,空气弥漫着雨林的味道,街 道开辟在嫩绿的草坪里,地铁、公交系统完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设施良好,这都是新加 坡留给我们的印象。去一个地方,不仅要体验吃喝玩乐,更要感受风土人情,深刻挖掘和思 考背后的东西,这才是文化和精髓。

品尝老字号肉骨茶,摄于2019年1月17日
品尝老字号肉骨茶,摄于2019年1月17日
新加坡夜景,摄于2019年1月17日
新加坡夜景,摄于2019年1月17日
新加坡夜景,摄于2019年1月17日
滨海湾花园,摄于2019年1月17日
滨海湾花园,摄于2019年1月17日

  短短一周时间,讲座学习和实地考察调研完美结合,寓教于行。中山大学 MPA 新加坡 访学团师生带着课堂上的知识细致观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对新加坡的历史发展、经济 转型升级以及公共管理实践有了全新认识,收获满满。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