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下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 论文答辩 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学校最新通知,现启动2025年下半年论文答辩工作。整个流程包括答辩申请、第一次论文重合度检测、论文评审、现场答辩、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学院党委会审核、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审议、学校社会科学学部审议及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等多个环节。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对象

      已于2025年9月8日中午12:00前提交论文初稿至MPA教育中心(下称“中心”)的2020级、2021级和2022级MPA学生。

二、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11月15、16日(暂定)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政务学院楼

三、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1. 需申请延长学习时间的对象:

      (1)2021级和2022级的学生,若尚未开题或尚未修够学分,或本次具备申请答辩资格但不申请答辩,均需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申请延长学习时间,系统开放延期申请的时间为11月1日-11月24日。

      (2)申请本次答辩的学生,若在论文重合度检测、论文评审、现场答辩任一环节不通过,均需申请延长学习时间。“现场答辩不通过”的情况分两种:第一种为毕业论文答辩通过,获得毕业证,但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暂未获学位证;第二种为两者均未通过。后者的情况才需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2. 系统申请延长学习时间方法:

      (1)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https://gms.sysu.edu.cn/),“学籍管理”—“学籍异动申请应用”—“学籍异动申请”—“新建异动申请”。

      (2)选择异动类型时,异动大类选择“毕业变动”,异动类型选择“延长学习时间”,“毕业延期至何时”选择2026年6月30日。

      (3)成功提交延期申请后,请及时提醒导师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审核,具体流程为:“学籍管理”—“学籍异动审核”,点击“通过”或“不通过”。

四、答辩申请

      答辩申请的流程包括:学生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https://gms.sysu.edu.cn/,下称“系统”)提交答辩申请、导师登录系统审核、学生下载答辩申请书(纸质版需签名并提交)。具体如下:

      1. 提交答辩申请至导师审核: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1日为提交答辩申请至导师审核阶段。在此期间学生可登录系统,“学位管理”—“我的学位信息”—“学位申请”—“发起申请”,选择“2025年12月学位申请”批次,将内容填写完整后提交。提交答辩申请后需提醒导师于2025年10月11日前(含11日)登录系统审核“通过”或“不通过”,若10月11日前未获导师审核通过,则视为本次答辩申请无效(建议学生于10月9日前在系统提交答辩申请,预留充足的时间供导师审核)。

      2. 提交纸质版答辩申请书(将存放于学位档案中):

      (1)在系统提交答辩申请并经导师审核通过后,在“答辩资格申请”模块点击“查看”,在“查看申请详情”页面的最后一行点击“打印硕士学位申请书”,在“报表详情”页面选择“导出word”,空白处的内容请自行补充编辑完整,最后打印并贴上小一寸彩色照片(照片底色不限,须使用正规冲印的纸质照片),务必在签名处亲笔签名。

      (2)交导师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并签名。本纸质版答辩申请书将作为学位档案保存,要求填写规范,格式正确,不可涂改,所有签字均需使用黑色签字笔。经本人和导师签名的纸质版答辩申请书请于10月14日前(含14日)寄达中心。邮寄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D101,王老师收,联系电话020-39336431。请使用普通“顺丰快递”或“京东快递”,不要使用其他快递,不要使用“顺丰同城”等跑腿或闪送服务。

      3.请注意下述事项:

      (1)发起学位申请时,系统会提示上传照片,请学生自行登录学信网核实、下载并上传与学信网电子学历照片一致的照片。尚未参加学历照片采集的学生请务必于2025年9月30日前自行前往广州市府前路21号广东图像采集中心(咨询电话020-83398378)进行采集,并将纸质版照片于10月14日前与纸质版答辩申请书一起交至MPA中心。若出现逾期仍未拍摄学历照片而影响答辩申请的情况,后果由学生本人自负。

      (2)论文中英文摘要、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申请报告等文字内容较多的部分建议提前用word文档拟好,统一复制上传。请确保提交的答辩申请书中的内容与所上传论文中相关部分的内容一致。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格式规范(附件3)中要求的论文标题在25字以内,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不计算标点)的字数。

五、第一次论文重合度检测

      1.检测前提:

      (1)全文检测;

      (2)根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规定,MPA论文的正文(不含“导论”)字数应不少于2万字。

      2.查重申请:

      答辩申请已通过导师审核及院系审核后方可发起查重申请。请于2025年10月13日中午12:00前登录系统,“学位管理”—“我的学位信息”—“学位论文查重申请”—“发起申请”,将内容填写完整,按要求上传论文附件后提交。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格式应符合《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以word格式上传,文件命名方式:学号_姓名。

      (2)请对论文进行匿名处理,论文中扉页、中英文摘要、正文以及附录部分均不得出现申请人及导师的姓名,致谢部分暂不收录。“匿名”可通过下述方法检查:使用word“查找”功能,搜索导师及本人姓名(中英文均需搜索)的单一字段(请勿整个名字搜索,以防查找不全面)。例如,张三,搜索:“张”、“zhang”、“三”、“san”等,通过各个相关字段的搜索,确保匿名。

      3.结果反馈:

      10月14日起学生可在系统查看检测结果及下载检测报告单,导师请于10月15日前登录系统操作“确认检测结果”步骤。

      4. 结果认定:

      (1)全文重合度<10%,可以参加论文评审;

      (2)全文重合度≥10%≤20%,修改后参加论文评审;

      (3)全文重合度>20%,原则上不予通过。如果学生有异议,经导师同意,可在收到查重结果通知的48小时内,向MPA教育中心提出申请并阐明具体理由,由MPA教育中心上报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进行讨论,讨论结果为最终结论。(查重复议申请表见附件4)

      5.特别提醒:

      论文的写作需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相关规定请参照《中山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中大研院〔2020〕46号)。

六、论文评审

      1. 送审要求:

      学位申请人在最长学习年限内评阅送审次数为2次,2次评阅不通过者,不可再次提交评阅,应办理结业手续。送审次数从2025年起开始计算。

      2. 送审安排:

      (1)每篇论文将送2位专家进行评阅;

      (2)论文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匿名双盲评审;

      (3)学生登录系统查看论文评阅书及评阅结果。请注意:同一批次送审论文的评阅结果返回时间有先后。

      3. 送审时间:

      请已完成“答辩申请”和“第一次论文重合度检测”的学生,于2025年10月15日中午12:00前登录系统,“学位管理”—“我的学位信息应用”—“我的学位信息”—“论文送审”—“送审评阅申请”,将内容填写完整,按要求上传论文附件后提交。论文仍需按照要求进行匿名处理,命名方式:学号_姓名。

      请注意:

      (1)只有导师在系统操作“确认检测结果”步骤后,方可发起送审评阅申请;

      (2)在“送审评阅申请”模块上传的论文应是根据论文重合度检测报告做出修改后的版本。论文需为PDF格式,并生成目录大纲(操作方法参考附件5);

      (3)对于第一次论文重合度检测结果为全文重合度≥10%≤20%的论文,请论文作者务必根据检测报告认真修改。若此类论文通过答辩,且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结果仍为全文重合度≥10%≤20%,中心将提交该类论文的检测结果至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供其审议时参考。

      4. 评阅复议:

      (1)评阅复议条件:评阅结果若仅出现1份“不能参加答辩(C)”的评阅意见,学位申请人可申请复议。

      (2)评阅复议程序:

      ① 学位申请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评阅结果的7日内,经导师同意,可以书面方式向MPA中心提出1次复议申请,逾期不予受理。(评阅复议申请书见附件6)

      ② MPA中心对接到的评阅复议申请进行审查,评阅结果若有“同意答辩(A)”的评阅意见,由MPA中心在系统增送2位专家评阅;评阅结果若无“同意答辩(A)”的评阅意见,由MPA中心组织本学科或专业领域校内专家进行审查,通过后在系统增送3位专家评阅。

      ③ 学位申请按复议评阅人给出的评阅结果处理:

      若未出现“不能参加答辩(C)”的评阅意见,学位申请人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修改,经导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参加本次答辩;

      若出现“不能参加答辩(C)”的评阅意见,学位申请人不能参加本次答辩,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修改,3个月后重新申请下一次评阅和答辩。

      ④ 经评阅复议程序获得学位的学位论文全部纳入学校学位质量抽检范围。被认定为“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将依据抽检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提交答辩用论文及相关材料

      学生按论文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后,需于2025年11月9日中午12:00前,提交纸质版材料包括论文4本、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用)1份(详见附件7)和论文扉页1份,用于现场答辩环节;同时将与纸质版论文一致的电子版学位论文PDF版及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用)word版上传至问卷:2025年下半年MPA答辩用材料提交https://wj.sysu.edu.cn/q/DaDVaD2L(问卷需在浏览器用NetID登录后方可填写和上传,截止时间前可随时撤回修改,但最终只能提交一次),两份电子版文件同步用“学号_姓名”命名。请注意以下事项:

      1. 领取论文封面。每位同学可领取5份中山大学论文封面,其中4份用于答辩前装订论文,1份用于通过答辩后装订论文存档版本,请妥善保管。领取地点为MPA中心办公室(大学城东校园政务学院D101)。

      2. 论文需严格遵守匿名原则,且必须严格按照《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排版、打印,并规范装订。答辩前论文装订要求为:

      (1)论文封面需电脑打印,封面中缝要打印论文题目;

      (2)论文封面的“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及职称”、“密级”、“编号”四栏不填;

      (3)论文中不需出现“扉页”、“致谢”、“后记”等内容;

      (4)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正文及附录部分均不得出现申请人和导师姓名;

      (5)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暂不装订。

      3. 学位申请人提供详细的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用),并由导师签署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学生必须针对论文评阅书指出的问题及修改情况逐条向答辩委员会作出说明。

      4. 提交单独打印的论文扉页1份(经答辩小组成员签名后,用于答辩通过后装订在论文定稿里),需提前填入论文题目(中英文)、专业名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其职称。扉页格式要求参见《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八、现场答辩

      1. 论文答辩分组安排及流程拟于答辩前3-4天在MPA教育中心网站公布。

      2. 论文答辩会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要求学位申请人必须针对论文评阅书指出的问题及修改情况逐条向答辩委员会作出说明。

      3. 通过答辩的学生将当场向答辩秘书领回经答辩委员签名后的论文扉页。如答辩委员建议修改论文题目且经导师认可,请立即自行打印一张扉页,交中心转给答辩委员签名,以免日后另行联系答辩委员。若英文题目有修改,也需重新打印扉页并签名。

      4. 答辩当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需领取一份《中山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填写时须使用黑色签字笔(非圆珠笔),同时贴好照片(小一寸1张,底色不限)。表中“班级鉴定”栏由同学相互填写、签名,学生需请导师填写表中“导师对毕业生意见”栏目并签名。已获毕业证书的同学无需再次领取。

      5. 请注意,正常情况下,申请学位的流程到了参加现场答辩并接受了答辩委员会投票(无论答辩是否通过),已算作使用了一次答辩机会。根据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若第一次答辩不通过,经答辩委员会投票同意,需在1年内修改论文并重新申请答辩,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学位。对于最后机会的特殊情况,请咨询MPA中心。

九、答辩后提交材料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修改论文后,请于11月24日中午12:00前提交以下材料:

      1. 电子版材料,请上传至问卷:2025年下半年MPA答辩后材料提交https://wj.sysu.edu.cn/q/vLLPLebc(问卷需在浏览器用NetID登录后方可填写和上传,截止时间前可随时撤回修改,但最终只能提交一次)。具体材料包括:

      (1)提交供图书馆存档的学位论文PDF版及其他文档。

      中山大学各院(系、所、中心)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必须按规定向学校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和印刷版。所有论文仅作为图书馆保存、服务和上级单位抽查所用,不向任何数据库商提供。相关提交方式和内容如下:

      文件1:《中山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信息提交表》(命名规则:学号_姓名.doc)(见附件8)

      文件2:学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论文最终定稿PDF版(命名规则:学号_姓名.pdf)

      论文定稿包括:印刷版论文封面、扉页(答辩委员会签名页)、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签名页、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或后记、封底等完整内容,并且页面顺序和论文题名与印刷版最终定稿版完全一致。其中,扉页、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签名页均须签名后扫描合并至学位论文电子版。论文最终定稿的电子版,不需匿名,同时用于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

      文件3:《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一致性承诺书》(命名规则:学号_姓名_版本一致性承诺书.pdf)(见附件9)

      请打印《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一致性承诺书》,经作者本人及导师签字后,扫描为单独的PDF文件。

      (2)提交《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专委会)》PDF版。(命名规则:学号_姓名_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专委会).pdf)

      2. 纸质版论文定稿及相关材料请寄送至中心,包括:

      (1)论文最终定稿的纸质版本。

      用封面装订好的纸质版用于学院及图书馆存档。需提交1本,具体要求如下:

      ① 封面“密级:公开”“编号(写学号)”“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及职称”均需打印完整;

      ② 封面中缝除论文题目外,还需打印作者姓名;

      ③ 答辩委员签字后的扉页复印1份装订入论文中;

      ④ “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需经个人及导师签字后装订进论文定稿。请各位同学留意,答辩后提交的论文将在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上讨论,因时间紧迫,请各位同学务必提交导师已签字的“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⑤ “致谢”或“后记”应一并装订入论文中。

      (2)论文中、英文摘要的纸质版,单独打印,各提交1份,用于放入每位同学的学位档案。注意:导师姓名需填写相应的职称。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不能打印在同一张纸的正反面,需分别单独打印。

      (3)答辩委员签名的扉页原件需单独提交,请勿装订入论文。

      (4)导师签名的《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专委会)》。请根据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论文。

      (5)《中山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十、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

      根据研究生院的要求,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将在答辩后、修改论文并提交定稿后进行。答辩结果和重合度检测结果均将提交至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

      第二次论文重合度检测结果分为三类:

      1. 全文重合度<10%,查重通过;

      2. 全文重合度≥10%≤20%,中心将提交查重结果至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供其审议时参考;

      3. 全文重合度>20%,视为论文重合度检测不通过,将不能获得学位。

十一、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会议

      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审议后,学院将在中山大学官网-统一门户-资讯门户-教育教学一栏对建议授予学位学生的信息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导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信息。

      请留意,论文答辩及重合度检测的所有情况及相应的结果,需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十二、其他注意事项

      1. 关于论文保密的规定:根据《中山大学涉密研究生及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中大密〔2023〕22号)的规定执行。

      2. 根据《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十六条:学位申请人一般应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向学校提出学位申请。硕士研究生毕业(结业)后1年内,有且仅有1次向原学籍所在培养单位重新提交学位申请的机会。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

      3. 关于答辩后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开放修改论文信息并上传论文终稿的通知将另行发布,届时请留意。

      4. 通过本次答辩学生的毕业证及学位证预计在12月下旬发放。

 

附件:

1.答辩安排流程图

2.材料提交清单

3.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格式规范(2023年12月修订)

4.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查重复议申请表

5.Word文档转PDF文档生成目录大纲操作示例

6.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复议申请书

7.学位论文修改对照表(答辩用)

8.中山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信息提交表

9.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一致性承诺书

中山大学MPA学位论文质量自查清单

中山大学MPA学位论文格式自查清单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20-39336431)

 

                                                                                   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

          2025年9月15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