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新格局下资本运营赋能湾区战略产业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四月的广州,春和景明,繁花似锦,生机勃发。202349日上午,第四十九期中山大学MPA“问学·问政·问德系列课程讲座于中山大学东校园行政楼B102室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中山大学MPA职业导师、MPA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MPA校友蓝志威先生主讲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李棉管主任作开场致辞并主持活动,现场共500余名同学参加。

image-20230414112603-6

       (李棉管主任致辞并主持活动

image-20230414112603-7

       (蓝志威先生讲座现场)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战略产业做大做强与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竞争、迈向国际一流湾区的坚强支撑。本次讲座蓝志威先生以新格局下资本运营赋能湾区战略产业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主题,紧紧围绕湾区高质量发展战略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政府投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在讲座报告中,蓝志威先生开宗明义,首先结合贞观开元时期的盛唐历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指出在我国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应当从世界格局、科技革命、人类发展的广阔思路及长远目光来看待湾区发展,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助力大湾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随后,他定义了资本战略产业两个词汇,并结合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和相关政策,介绍了广东省在制造业领域的现状及高质量发展成果,并分享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的看法

破除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境,核心出路便是科技创新。蓝先生向学生们介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拥有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他结合现状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政府与市场的力量达到更高水平平衡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我们应从国际合作的维度出发,我国对外交流的力度与频率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应牢牢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国际合作。

最后,他深入探究了政府投资模式,从政府直投到市场主导的演变过程,分享了广州市、合肥市、昆山市等地的成功范例,帮助同学们全面深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在提问互动环节,现场学生热情高涨,针对百千万工程、基金治理、风险投资、乡村振兴等方面问题展开提问。蓝志威先生结合多年在政府、企业的丰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地逐一回答。他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鼓励各位有志于公共管理的学子,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多站在全局、战略和历史的高度思考自身,把自己摆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掌握更多公共管理理论工具和实施方法,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赢得美好未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image-20230414112603-8

(现场提问互动环节)

image-20230414112603-9

(与学生课后交流)

image-20230414112603-10

(现场师生合影)

本次讲座的顺利举办,不仅丰富了MPA学生关于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认识,更从古今中外的生动案例分享中,启发了学生们资本运营、战略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深入思考,也是中山大学MPA项目鼓励将业界专家观点带入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元视角的培养理念的体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