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11日,第二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以下简称“南大”)访学项目顺利举行。在学院副教授王秋石老师和教务秘书殷影儿老师的带领下,15名MPA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修。期间,同学们学习了新加坡的历史、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人才培育和管理理念、住房政策等内容,实地走访和参观了裕廊工业区、建屋发展局、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等。在课堂学习和实地走访中,同学们增长了眼界和见识,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果实,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至理名言。
中山大学MPA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良治观念,教育和启发学生以卓越的政策创制能力和领导力改进地方、国家以及全球的公共服务质量。中山大学MPA项目亦积极开展海外访学合作,丰富学生培养方式,优化课程体系。本次访学不仅丰富了学员对国外公共管理知识与经验的理解,更启发了他们在公共管理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思考,提升了自身的国际视野和多元知识储备。
(访学师生与南大老师合影)
(访学师生合影)
有别于传统发达国家的治理模式
1月6日上午 ,在一场热烈而简短的开学仪式后,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钰教授以《政府干预与创新动力:新加坡与香港的比较研究》为主题,介绍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分析了新加坡政府在五个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面临经济转型升级时的政府干预措施。
(开学典礼)
(王钰教授在授课)
新加坡国家建设与治理的经验
1月6日下午,南大客座教授、前国会议员和政务部长曾士生主讲课题为《新加坡国家建设与治理的经验》。曾先生的中国履历也非常丰富,他曾为新中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第一任总裁。曾先生以时间为主线,以故事的形式将新加坡出台的《土地规划法令》《土地征用法令》《建屋发展局法令》《人民协会法令》《国民服役法令》以及教育部统一语言源流、公立医院运作等事件串联起来。
(曾士生先生在授课)
领略南大风采
1月7日上午,南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主管钟国伟老师带领学员参观了南大校园、教学设施、学习中心(未来学习室)等。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面积约3000亩,坐落于原南洋大学校址,二者名字虽然相近,但南洋理工大学并非南洋大学的传承,而是一座成立于1981年的新兴高校。南大校园为开放式校园,校内交通便利、设有多处公交站,校园环境为田园风格。
(南大标志性建筑——“小笼包”)
新加坡产业园发展的奥秘
1月7日下午,前新加坡盛裕集团咨询公司总规划师阮庆文先生以《新加坡产业发展与现代园区建设》为题,介绍了新加坡发展历程和新加坡现代产业园区整体格局。
(阮庆文先生在授课)
课后,阮先生带领学员乘车前往裕廊山(裕廊工业园)、裕廊东产城综合体、纬壹科技城三个点参观。站在裕廊山上,学员们可以一览裕廊工业区临港产业布局和裕廊化工岛整体情况。在纬壹科技城,阮先生详细介绍了纬壹科技城具体情况,介绍了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科研相关支持措施以及成果专利利益分配机制等。
(裕廊工业区临港产业布局)
(裕廊东产城综合体一角)
(参观纬壹科技城)
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月8日上午,新加坡制造商总会会长、国会议员符标雄先生的授课主题为《新加坡经济发展、企业的转型与产业升级经验》,介绍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企业的转型与产业升级、跨国企业的转型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符标雄议员在授课)
“居者有其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基石
1月8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建屋发展局。在建屋发展局内,同学们详细了解了组屋购买条件、组屋价格、购屋补贴、各族群组屋分配比例等。同学们争先提问,深入了解政府建设组屋资金来源、组屋产权、小区管理以及如何确保尽可能少的财政亏损等问题。
(学员们在建屋发展局会议室座谈交流)
(参观组屋样板房)
⼈才是发展的关键
1月9日上午,南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兼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以《人才战争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花园中的城市”》的主题演讲为本次访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刘教授从城市相关指标排名、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创新排行榜、新加坡各行业比重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新加坡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才是发展的关键。刘教授解释了新加坡人才战略、人才管理相关内容。新加坡人才管理突出选、育、用、晋、留五个核心议题。新加坡⼈才战略的特征概括而言为本⼟⼈才的国际化和国际⼈才的本⼟化。⼈才战略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有几个方面。一是将人才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由最高层直接推动。二是政府指导、与市场结合,多部门联合,专设国际人才局负责人才招聘,成立”联系新加坡“这一国家猎头公司,加强资金等资源的支持。三是引进、培育与管理并重。四是与社会融合政策相结合,政府拨款设立“社会融合基金”,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成立相关机构,整合新移民到新加坡社会中来,倡导国民应有开放心态、积极容纳新移民。刘教授还以南大为例,介绍了南大人才培育的具体实践,包括优良学术环境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年度绩效考核机制、与国际接轨的学术发展路径。
(刘宏教授在授课)
课程结束后便迎来了本次访学的结业仪式。由南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兼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依次为访学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校友卡。刘宏教授还欢迎各位学员成为了南大“校友”。
(刘宏教授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校友卡)
感受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人文底蕴
1月9日下午,同学们乘车前往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观看新加坡各阶段城市发展影像资料、当前新加坡城市规划等。
(参观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
紧接着,同学们前往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参观了古代亚洲的器物展览、近代新加坡和中国等名人的书法展览等。

(参观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在座谈交流中深化认识
1月10日上午,南大组织同学们与南大研究生召开座谈交流会,参会的南大研究生为中国内地公派留学生,脱产一年到新加坡学习公共管理。会上,同学们踊跃提问,师兄师姐们也尽其所能进行解答,在深入交流探讨中,同学们对新加坡有了更进一步和全面的认识。
(与南大研究生座谈和交流)

(访学师生在南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合影)
经过一周的学习,同学们收获颇丰:既拓展了国际视野,对新加坡的内政外交有了深刻的理解;也通过实地走访,对公共管理有了深层次的体会;还通过一周的共处,加深了师生、同学间的情谊。访学团的同学们也表示,海外访学项目是快速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国情的捷径、也是开拓MPA学生国际视野的优先选项。
学生访学感想
老师和班长的认真负责,有条不紊的安排,令人特别有安全感,整个行程轻松而又愉快。课程与参观安排合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动静皆宜,真正能知行合一,收获颇丰。
——2019级郑勇强(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
同学们都是带着问题来的,他们求知欲旺盛,在此之前已经挑灯夜读,拜读了数本李光耀大作,做了充足的准备。
——2019级向昱泽(民航中南空管局)
阅读书籍固然重要,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此行了解了新加坡的治国理政之道,启发了我们对公共管理问题的思考。这种“浸入式”学习真正实现了“真听真看真感受”,特别是在与新加坡的对比中,我们既发现了差距,也看到了自身巨大的发展优势与战略机遇。这提醒我们应当搏击青春、奋发图强以求公共管理之理,逐步破解自身的发展难题,真正实现“善政天下、良治中国”。
——2019级王婷婷(东莞市财政局)

